4月19日,曲阜市陵城镇东家村附近的君泰名筑项目工地上,村民孔凡菊和颜庭申正熟练地操作着升降旋工电梯,由于天气渐热,两位操作手轮流上岗。“我们属于高级工种,是镇里专门请师傅上门培训的,一天下来轻轻松松就能赚300元!”孔凡菊骄傲地说,这种收入,过去想都不敢想。
东家村位于陵城镇北部的城市规划区内。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,村里陆续落地了各类重点项目,村民也从旧村搬进了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小区。可正当村民们喜笑颜开地享受新生活时,村党支部书记赵伟却犯了难。原来,从小只会和土地打交道的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从钢筋水泥中赚钱,直到镇里提出“分区分类”的产业振兴思路并派出领导小组,东家村才慢慢摸到了向现代服务业要产出的新路径。
“我们在多次调研中发现,落后的规划意识和市场认知,限制了乡村产业的发展。”陵城镇人大主席李骑兵直言,缺失的“产业蓝图”可以由镇里来画。于是,陵城镇多次入村摸底各村产业资源,并按照区域条件和特质划分出城市建成区、农业农村区、采煤塌陷区“三大区”,为乡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城市建成区主要依托近城区、近要道、近学校等区位优势,重点发展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;农业农村区进一步壮大原有特色种植基础,建设现代化果蔬种植基地;采煤塌陷区侧重水面利用,开展虾蟹、锦鲤等特色水产养殖,重点开发文化和乡村游片区。陵城镇还专门设立了三个功能区产业振兴指导专班,定期调度工作进展、研判问题措施、争取对口帮扶,积极推进典型打造。
“指导专班和我们一同探索出了‘党支部+公司+新市民’模式,村党支部以集体名义注册公司,村民按照自愿原则,以失地补偿金、现金等形式,入股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。目前,仅临近学校规划建设的7000平方米商业门头房,全部投入使用后可为村集体带来200万元的收入。”谈到日趋清晰的富民强村之路,赵伟如今显得信心满满。
为满足“新市民”们的就业需求,指导专班还引导该村发展家政、餐饮、劳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,并聘请专业人员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。
“因地制宜才能持久有效、分村指导才能立竿见影、抱团发展才能稳步壮大。”陵城镇党委书记丛艳芝表示,产业振兴离不开高端布局和精准施策。通过对各村分门别类施行有针对性的创收举措,2023年一季度,陵城镇33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累计达到1391.02万元,有22个行政村达到15万元,其中,3个村超过100万元。